“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行之有效的。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融资成本也有所回落,对冲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经受住了外部冲击的考验。”5月30日,在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称。
“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挑战,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金融方面最主要的着力点,就是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孙国峰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个要点。
一是从供给侧入手,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大力改善金融供给能力,提升金融供给效率;二是从结构性入手,要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从制度上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三是从改革入手,运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金融体系结构优化,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前,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央行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一是以银行永续债为突破口,补充资本;二是确立三挡两优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三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汇率市场机制,
5月6日,人民银行宣布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建立了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
“用改革的办法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有利于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增强服务县域中小银行,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实力,同时也使得法定准备金率制度更加透明简单。”孙国峰称。
总体来看,在优化货币政策调控、防范化解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总体上力度得当,松紧适度,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信贷结构进一步的优化。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并将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