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加上老字号的口味有保障,去老字号吃年夜饭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经常一饭难求。今年的年夜饭,陈骞早在去年吃完年夜饭后就订好了,提前了整整一年。“父母在,家就在,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又何必非要在家吃呢?”这不,今年的年夜饭刚吃完,陈骞把明年的又订好了。
点评:老字号往往传承了一个地方的历史、饮食文化和传统手艺,成为许多人念念不忘的“年味儿”。而无论是在家自己动手,还是去酒楼团聚,团圆的滋味最美满。
年桌上的2道菜
腊肉与沙拉交融两代人喜好
在重庆市武隆区凤来乡六角水库旁边的一栋房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这是90后姑娘樊霞的家,亲戚们齐聚一堂,十分热闹。
厨房里,一阵香味飘出,樊霞和母亲正在准备年夜饭。正在炒腊肉的母亲是一名典型的“老重庆”,在她的手下,腊肉伴着咸菜片和大蒜苗在锅中翻飞,在猪油的浸润下,瘦肉黄里透红,肥肉透明发亮,腊肉独有的木质清香和醇香肉味交织,十分馋人。这道菜是樊霞的最爱,也是本地家家户户过年都会做的菜。
一旁的樊霞正在做蔬菜沙拉,把油麦菜等蔬菜洗干净,伴着自制剁椒,吃起来清脆甘甜,又解油腻。高中毕业后,樊霞前往杭州打工。大城市的生活让樊霞变得口味更加清淡,也更讲究营养和健康。
两道菜摆上桌,长辈们喜欢吃腊肉,注重的是传统的味道;年轻人喜欢吃沙拉,追求的是健康的理念。
不止在樊霞家,当地很多家庭的年夜饭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过年就盼着吃肉。现在,大家吃腻了肉类,蔬菜反而受欢迎。”村民张军说。
今年,来樊霞家中团聚的亲戚有50多人。“现在,我们武隆流行在农村过年。”樊霞说,现在的农村,不仅年味更浓,而且环境更美了,空气清新,物质条件也变好了,城里的晚辈更喜欢到农村来和长辈一起过年。